媽媽二十年前,用生命換來一棟眷村的房子。不大,但是很溫馨,裡面有我們兒時的成長記憶,也有父母胼手胝足的痕跡。二十年後,我們孩子都大了,但是房屋並沒有更年輕,反而愈加破舊。在政府老舊眷村改建的政策中,我們用它和前述的回憶,換來一大筆錢。老爸很公平,我分到最多。也因此,我有幸在第八年,就把房貸結清,想當然爾,我的經濟狀況,一下子變的充裕許多。在去年的上半年結束之後,我無意把存摺拿出比對,才發現失去了生活目標的結果,是每個月的收入就在不影響支出的情況下,從手中無形之中花掉。在無任何經濟壓力下的存款,和有龐大的房貸負擔做比較。我的存款並沒有多太多,反而相形減少。
我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,開始思考下一個人生目標。想起老人家的舊話: "富"字底下有一田。也就是無"田"不富。所以我將目標鎖定在房地產。只要有任何的建案,都會進去看一下。當時正值房地產火熱,再差的標地物,只要一次進出,就會有一成以上的穫利。幾乎每一個手上有閒錢的人,都進來湊一腳。在凡那比颱風來的晚上(週五),接到遠雄業務打來的電話,希望我能遠赴三峽參觀,遠雄在該處有一系列的建案,名為北大特區,之所以如此稱呼,是因為該案座落於台北大學附近。隔天週六早上,頂著大風大雨開車來到三峽。若大的接待中心內,只有我們一組客人。
不愧是大公司做法,整個介紹流程,標準又精緻。在社區和接待中心之間來來去去,看的房子有四間了,由大到小。外頭風雨交加,和接待中心內的寧靜的氣氛成強烈對比。業務和我們都敲著計算機,過程之中我逐漸知道自己想要什麼: 首先,沒有要換房子,我要的是第二間房子,且我是一個標準上班族,拿薪水過日子,沒有能力買太好的房子。更重要的是純投資,見好就出手。房子別太差即可,至於什麼房子,我不介意。眼前的業務帶著我的須求,進另一個房間,找他的主管商量。沒一會兒,來了一個資深主管。言談之中,對我的須求,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,最後他叫業務帶我們去看樣品屋,當時我有點遲疑,因為我買不起樣品屋。走到現場之後,發現樣品屋的隔壁,有一間空屋,完全沒有任何裝潢,這時我才知道是他們要給我看的是這一間,不是樣品屋。不大,室內只有20坪多,但是稍事裝潢即可,終於找到我要的了。
我再次回到接待中心,訂下了人生中的第二棟房子,所有的文件簽署完畢之後,已是晚上21:30了。11月後,開始下一個人生目標,家裡的消費習慣,回到以前縮衣節食的情況。對每一筆支出斤斤計較。各位知道我買的是什麼案子嗎? 是遠雄耶魯。